联系热线
石英砂筛分设备分级精度不达标?专业厂家教你精准排查与解决
在石英砂生产流程中,筛分设备负责将破碎、制砂后的物料按粒度分级,产出符合不同行业需求(如玻璃制造用砂、建筑用砂、电子级高纯砂等)的成品。筛分精度直接决定产品质量,若分级精度不达标,不仅会导致产品 “以次充好” 影响销售,还会因大量不合格品返工,增加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。作为深耕石英砂生产设备领域多年的专业厂家,我们在大量项目实践中发现,筛分精度问题并非单一因素导致,需从物料特性、设备状态、输送给料系统等多维度排查,下面将为您详细梳理。
物料特性偏差:“先天不足” 影响筛分效果
石英砂原料特性是影响筛分精度的基础因素,若原料预处理不当,后续筛分再精细也难以弥补。
原料粒度不均:破碎与预处理环节 “留隐患”
问题表现:原料粒度范围过宽,细颗粒(如<0.1mm)与粗颗粒(>1mm)混杂严重,导致筛分过程中,细颗粒易在粗颗粒间隙中 “搭桥”,堵塞筛网,使筛分效率大幅降低,成品粒度偏差大,如本应筛出的 0.3-0.5mm 粒径砂中混入大量 0.1mm 以下细粉与 0.8mm 以上粗粒。
排查方法:用粒度分析仪对原料进行全样检测,绘制粒度分布曲线,若曲线峰宽过宽(正常原料粒度分布应相对集中),或通过筛网目数逐级筛分检测,发现某一粒度区间占比远超预期,可判定粒度不均。
解决办法:优化破碎工艺,采用多段破碎 + 精细筛分组合,如先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,再用圆锥破碎机中碎,最后用制砂机细碎,并在各破碎环节间增设振动筛,及时筛除合格粒度物料,将进入筛分设备的原料粒度控制在较窄范围;若现有设备无法调整,可在筛分前增加一道预筛分工序,去除过大或过小颗粒。
含水率不合适:过高或过低都 “添乱”
问题表现:当石英砂含水率过高(>8%),颗粒易黏结成团,无法顺利通过筛网,导致筛网堵塞严重,筛分效率骤降,且成团物料筛分后粒度不均;含水率过低(<2%)时,石英砂颗粒静电效应增强,相互吸附团聚,同样影响筛分精度,还会产生大量粉尘,污染工作环境。
排查方法: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物料含水率,与正常生产要求的含水率范围(一般 4%-6%)对比判断;观察筛分过程中物料流动状态,若物料在筛面上 “堆积”“滑动缓慢”,且筛网有明显黏附物,大概率含水率过高;若现场粉尘弥漫,物料流动性差,可能含水率过低。
解决办法:含水率过高时,增加烘干设备(如滚筒烘干机),根据物料产量与含水率精准调控烘干温度与时间,将水分降至合适范围;含水率过低时,可在进料前适当喷雾增湿(用雾化喷头均匀喷水,控制增湿量),或在筛分设备内安装静电消除装置(如离子风棒),中和静电,改善物料流动性。
物料粘结性过强:杂质 “捣乱” 阻碍筛分
问题表现:物料中若含有黏土、有机质等粘性杂质,在筛分过程中,这些杂质会包裹石英砂颗粒,使颗粒间相互粘连,形成大颗粒团聚体,导致筛网堵塞,筛分精度下降,成品中杂质含量超标,如建筑用砂中混入黏土影响强度,玻璃用砂中含有机质影响透明度。
排查方法:对物料进行化学分析,检测黏土、有机质等粘性杂质含量(可通过灼烧法、化学滴定法等);观察物料外观,若有明显 “结块”“发黏” 现象,或筛分后筛网上有难以清理的粘性附着物,可初步判断粘结性过强。
解决办法:在筛分前增加预处理工序,如采用 “擦洗 + 分级” 工艺,通过机械擦洗去除石英砂表面粘性杂质,再经水力分级机分离杂质与石英砂;对于黏性杂质含量较高的物料,可添加适量分散剂(如六偏磷酸钠,添加量 0.1%-0.3%),降低物料表面张力,增强颗粒分散性,改善筛分效果。
筛分设备自身问题:核心部件与运行参数 “掉链子”
筛分设备的筛网状态、安装精度、振动参数等直接决定筛分能力,任何一环出现偏差,都会让分级精度大打折扣。
筛网孔径与磨损:“漏洞百出” 筛不准
问题表现:筛网孔径选择不当,如选用的筛网目数过大(孔径过小),会导致物料通过率低,产量大幅下降,且部分合格粒度物料被误筛除;筛网长期使用后磨损严重,孔径变大或出现破损,使本应被拦截的大颗粒物料通过筛网,混入合格产品,造成粒度超标,如 0.5mm 筛网磨损后孔径扩大至 0.8mm,导致大量粗颗粒混入 0.3-0.5mm 成品砂中。
排查方法:用标准筛网孔径测量仪测量筛网孔径,与设备设计要求对比(误差应控制在 ±5% 以内);定期检查筛网外观,观察是否有破损、变形、拉丝等磨损迹象,尤其注意筛网边缘与物料冲击频繁区域。
解决办法:根据生产的石英砂粒度要求,精准选择筛网孔径,如生产 0.2-0.4mm 石英砂,选用 40-70 目筛网;筛网出现轻微磨损时,可采用修补剂(如耐磨橡胶修补剂)修复破损处;若磨损严重,及时更换同规格新筛网,且安装时确保筛网平整,无褶皱、歪斜。
筛网安装与张紧度:“松松垮垮” 筛分乱
问题表现:筛网安装不平整,存在褶皱、凹陷或凸起,物料在筛面上流动不均匀,易在局部堆积,导致筛分不彻底;筛网张紧度不足,运行时筛网晃动剧烈,不仅影响筛分精度,还会加速筛网磨损,缩短使用寿命,同时设备振动异常,产生较大噪音。
排查方法:在设备运行时,观察筛网表面物料流动状态,若物料出现 “偏流”“堆积” 现象,可能筛网安装不平整;用张紧力测试仪测量筛网张紧力(一般张紧力需达到 80-120N/cm),若张紧力低于标准,即为张紧度不足。
解决办法:重新安装筛网,安装时使用专用工具(如筛网张紧器),确保筛网平整铺设在筛框上,边缘与筛框紧密贴合,并用螺栓或卡箍牢固固定;调整筛网张紧度,通过调节筛框上的张紧装置(如螺杆、弹簧),逐步增加张紧力至标准范围,安装完成后空载试运行 5-10 分钟,检查筛网是否稳定。
设备振动参数设置不当:振动 “失准” 效率低
问题表现:振动筛的振动频率、振幅、倾角设置不合理,若振动频率过高,物料在筛面上停留时间过短,来不及透筛就被排出,导致筛分不充分;振动频率过低,物料无法有效松散、分层,同样影响筛分效果;振幅过大,物料跳动剧烈,易出现 “短路” 现象(物料从筛网表面快速滑落,未充分筛分);振幅过小,物料难以通过筛网;筛面倾角过大,物料下滑速度过快,筛分时间不足;倾角过小,物料堆积,影响筛分效率。
排查方法:用振动测试仪测量设备运行时的振动频率、振幅,与设备说明书中的推荐值对比;用量角器测量筛面倾角(一般直线振动筛倾角 5°-15°,圆振动筛倾角 15°-25°),判断是否在合理范围。
解决办法:根据物料特性与筛分要求,通过调整振动电机的偏心块角度(改变振幅)、电源频率(改变振动频率),优化振动参数,如处理细粒石英砂,适当降低振幅、提高频率;调整筛面倾角,在设备运行时逐步微调(每次调整 1°-2°),观察物料筛分效果,直至达到最佳状态,一般需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组合。
输送与给料系统异常:“上游” 不稳下游乱
筛分设备的给料状态直接影响筛分精度,若输送给料系统出现问题,物料无法均匀、稳定地进入筛分设备,筛分效果必然受影响。
进料速度与均匀性不足:“暴饮暴食” 筛分难
问题表现:进料速度过快,超过筛分设备处理能力,物料在筛面上堆积过厚,底层物料无法接触筛网,导致筛分不彻底,大量合格物料随不合格品排出;进料速度过慢,设备空转时间长,产能下降;给料不均匀,物料在筛面上呈 “条状”“块状” 分布,部分区域物料堆积,部分区域筛网闲置,严重影响筛分精度与效率。
排查方法:观察给料机出料口物料流量,与筛分设备额定进料量对比(可通过设备说明书获取),判断进料速度是否合适;在筛分设备进料口上方安装摄像头,观察物料在筛面上的分布状态,若物料分布不均,可明显看到局部堆积或稀疏区域。
解决办法:调整给料机参数,如调节振动给料机的振幅、频率,或皮带输送机的转速,控制进料速度与筛分设备处理能力匹配(一般进料量为设备额定处理量的 80%-90%);优化给料机结构,在给料机出料口增加布料装置(如分料板、打散辊),使物料均匀分散进入筛分设备;同时,安装自动控制系统,根据筛分设备内物料堆积高度,实时调节给料速度,保证给料稳定。
输送系统设计不合理:物料 “折腾” 精度降
问题表现:输送设备在输送过程中,因输送带坡度、转弯半径不合理,或输送距离过长,导致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出现 “自流”“堆积”“结块” 等现象,进入筛分设备时物料状态异常,影响筛分精度;输送设备与筛分设备进料口衔接不当,如进料口尺寸不匹配、位置偏差,导致物料撒漏、冲击筛网,损坏筛网且影响筛分效果。
排查方法:检查输送设备的布局与结构,测量输送带坡度(一般不超过 15°)、转弯半径(根据物料特性与输送速度确定,一般不小于物料粒径的 10 倍)是否符合要求;观察物料在输送带上的流动状态,是否有异常堆积、结块;检查输送设备与筛分设备进料口的连接情况,查看是否有撒漏、错位。
解决办法:重新设计输送设备布局,调整输送带坡度与转弯半径,确保物料平稳输送;缩短输送距离,减少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停留时间与颠簸;优化输送设备与筛分设备进料口的衔接,通过调整进料口尺寸、位置,安装导流板等方式,使物料顺畅、准确地进入筛分设备,避免撒漏与冲击。
设备维护与运行环境:“后天养护” 不可少
筛分设备长期运行后,部件老化、控制系统故障,以及生产环境温湿度变化等,都会对筛分精度产生影响。
设备老化和部件磨损:“年老体衰” 难精准
问题表现:设备长时间使用后,振动电机、轴承、筛框等部件老化磨损,振动电机功率下降,导致振动频率、振幅不稳定;轴承磨损后,设备运行时出现异常噪音、振动加剧,影响筛网稳定性;筛框变形,导致筛网安装精度受影响,筛分精度下降。
排查方法: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外观,如振动电机外壳是否有过热变色、裂纹,轴承是否有明显磨损、间隙过大;用听诊器听设备运行声音,若有异常噪音,可能部件磨损;测量振动电机电流、电压,与设备初始值对比,判断电机性能是否下降。
解决办法: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,定期(如每季度)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保养,及时更换老化、磨损严重的部件,如振动电机使用 2-3 年后,若性能下降明显,及时更换新电机;对轴承定期加注润滑脂(选用耐高温、高负荷的润滑脂),磨损严重时更换轴承;筛框出现轻微变形时,可采用机械校正;若变形严重,更换新筛框,确保设备运行稳定。
控制系统故障:“指挥失灵” 乱了套
问题表现:自动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,如传感器损坏,无法准确检测物料流量、设备振动参数等信息,导致控制系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给料速度、振动参数;PLC 控制器程序出错,设备运行逻辑混乱,如给料机与筛分设备启停不同步,影响生产连续性与筛分精度。
排查方法:通过控制系统操作界面查看各传感器数据,若数据异常(如显示为 0 或远超正常范围),可判断传感器故障;检查 PLC 控制器的故障指示灯,若指示灯亮起,查看控制器内部故障代码,分析程序错误原因。
解决办法:及时更换损坏的传感器,选用质量可靠、精度高的传感器,并在安装后进行校准;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,对 PLC 控制器程序进行检查、修复或升级,确保控制系统稳定运行;同时,定期对控制系统进行备份,防止数据丢失,若出现故障可快速恢复。
环境温湿度影响:“气候多变” 精度扰
问题表现:在高温环境下(>35℃),设备部件(如橡胶筛网、密封件)易老化、变形,影响筛网张紧度与设备密封性;低温环境下(<0℃),物料流动性变差,易结块,且设备润滑油粘度增大,影响轴承等部件运转;湿度较高(>70%)时,物料易吸湿受潮,粘结性增强,导致筛分困难;湿度较低(<30%)时,静电效应加剧,同样影响筛分精度。
排查方法:在生产车间安装温湿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;观察设备部件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状态,如高温时筛网是否松弛,低温时物料是否结块,湿度变化时筛分效果是否波动。
解决办法:对生产车间进行环境调控,安装空调、除湿机、加湿器等设备,将温度控制在 15℃-30℃,湿度控制在 40%-60%;在设备设计上,选用耐高温、低温、耐潮湿的材料制作部件,如高温环境下使用金属筛网替代橡胶筛网;在低温环境下,对设备进行保温处理(如包裹保温棉),并对润滑油进行加热或更换低温流动性好的润滑油;针对湿度变化,可在筛分设备内安装除湿装置或静电消除装置,改善物料筛分条件。
作为专业的石英砂生产设备厂家,我们不仅提供品质卓越的筛分设备,还为客户提供全周期技术支持。若您的筛分设备出现分级精度不达标或其他故障,可随时联系我们的 24 小时技术服务团队,我们将通过远程诊断、现场指导等方式,快速帮助您解决问题,恢复生产。同时,我们也可根据您的生产需求与设备运行状况,提供个性化的设备升级改造方案,进一步提升筛分精度与生产效率,助力您在石英砂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